首页 娱乐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“第五季《诗词大会》这么快又结束了,十场比赛完全没看够啊!”


“上学的时候背到古诗就头疼,怎么看这个节目竟欲罢不能呢?太邪乎了!”


随着新一季《诗词大会》落下帷幕,网友们纷纷依依不舍起来,就连学生时代对古诗提不起兴趣的学渣党们,都因习惯了每晚8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,而倍感失落。


为什么《诗词大会》竟有这般魔力,不靠明星坐镇、不靠流量扶持,轻轻松松就能斩获亿万铁杆粉丝?春节在家太无聊?还是娱乐节目太单一?我看不尽然。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五季


要我说啊,《诗词大会》作为一档以古诗词为内容的大型全民互动类文化节目,它的走红其实是必然的。何以见得?


首先,拿参赛选手来说,在这个舞台上,不限年龄、不限学历,只要你有一颗热爱诗词的心,就可以报名参与角逐。


正因为如此,我们才能看到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高中生武亦姝、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”的快递小哥雷海为、“苦心人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”的北大才子彭敏等。


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,无论电视机前的你是稚嫩天真的孩童,还是历经沧桑的耄耋老人;是埋头苦学的学生党、还是风雨无阻的基层工作者......在这里,都能找到那个可以与你的人生对标的“偶像”,并以此激励自己。


其次,再来谈谈点评嘉宾,几位老师虽然不是明星,却胜似明星。他们对诗词如数家珍、解说风格各异,或幽默风趣,或戏谑生动......一不小心就圈粉无数。


可以说,观众之所以大爱《诗词大会》,一方面是因为看选手们“高手过招”,太精彩、太刺激了;但更为吸引人的一方面则是,听嘉宾老师们娓娓道来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其蕴含的深意,太享受、太涨知识了!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
一、《诗词大会》中那些精彩的纠错时刻


印象最深的当属王立群老师在第五季第六场对元好问的“问世间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”的解读。这句诗出现在“划去错误项”题型中,与之相对的错误项是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”。


事实上,相较于元好问的原作,“错误项”反而流传更广,这也导致不少选手答题失误。


嘉宾王立群教授点评说;“这句诗出自元好问的《摸鱼儿•雁丘词》,十六岁的元好问进京赶考,听说一个打雁人将一只大雁打死了,另一个和它一块儿飞的大雁就直接从空中撞下来,殉情而死。元好问听说后很受感动,把两只大雁全买下来,还给它们修了一个坟埋葬了。十六岁的元好问将他的才华与他的真情相结合,写出来了千古流传的句子。一开篇就是‘问世间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’,这“直教生死相许”指的是大雁,所以它没有‘人’。”


那么,“错误项”是怎么和原作一起流传开来的呢?人们为什么常用它来表达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呢?


对此,王立群教授进一步解释说:关键是金庸先生《神雕侠侣》的引用,以及琼瑶女士《梅花三弄》的化用,再加上姜育恒有一首歌,那首歌又源自琼瑶的小说,这就导致两个版本都流传开来。


经过王立群老师的这番解释,相信每一个看过节目的观众都不会再把这句诗记混淆了。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
类似的还有崔郊《赠去婢》中的“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”,这句诗看似耳熟能详,简单得很,可百人团中超过一半的人竟然都被难倒了。因为受成语“侯门似海”和宫廷大戏中“一入宫门深似海”的“洗脑”太深,很多人都记成了“侯门一入深似海”。


针对这句诗,王立群老师讲述了崔郊创作这首诗的背景,原来,崔郊和一个婢女两情相悦,但是因为外力的介入,这对有情人被硬生生拆散了,可是崔郊不甘心啊,于是,他死盯着这个“抢”走他心上人的高官家,终于,两人见到了,百感交集的崔郊当即写下了这首诗。


后来,高官知道了俩人的故事,决意成全这对有情人,不但把那婢女许配给了崔郊,还赏了他不少钱。这样的延伸阅读是不是也很有助于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?


说到这里,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不够《诗词大会》了吧?这么精彩的古诗词解读,谁人不爱?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热情洋溢的观众


二、读古诗词的时候,我们都在读些什么?


但《诗词大会》作为一档以普及诗词为出发点的竞技类电视节目,再怎么精彩,终究都会迎来收官的这一天。不过,除了翘首以盼节目下一年的如期而至外,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王立群老师的《王立群妙品古诗词》,继续徜徉在美轮美奂的古诗词之中。


《王立群妙品古诗词》是王立群老师在零碎时间阅读古诗词时,随手记录的感悟基础上,整理、编排而成,用他自谦的话来说就是:不成体系,但发自肺腑。


《王立群妙品古诗词》共收录了100首古诗词,及独家精彩点评,其中包括75首语文教材必备古诗词。书中,王立群老师延续了他在《诗词大会》上一贯的解读风格,风趣幽默、潮语不断,讲解诗词背后故事的同时,不忘传递中国精神,弘扬传统文化。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
提起读古诗词,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:“读古诗词有用吗?”


电影《死亡诗社》里说:


“我们读诗写诗,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,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,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。


没错,医学、法律、商业、工程,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,足以支撑人的一生。


但诗歌、美丽、浪漫、爱情,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。”


更有网友神回复:


同样是看到浩瀚的大海,受诗词熏陶的孩子会说: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其他孩子只会来一句:“大海好美啊。”


同样是向心仪之人表白,受诗词熏陶的人会说:“山有木兮木有枝,心悦君兮君不知。”而你就只会说:“那个谁,我喜欢你。”


同样是难过了不开心了,受诗词熏陶的人会说: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而你只会蹦出一句:“老子心好痛!”


......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
诚然,古诗词的学习不会立竿见影,它不能让你第一时间收获实打实的好处。但那些读过的诗词、见过的世面,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,幻化为你的骨和血,成为你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精神养料。


你看苏轼,他几度被贬,被后人调侃“不是走在贬谪之地,就是走在去往贬谪之地的路上”;母亲、妻儿相继离世,人生实惨是不是?但即便如此,苏轼还是涅槃重生了,靠的是什么?靠的正是诗词的陪伴。


得意时,为你锦上添花;失意时,替你排忧解难。我想,这也是诗词生成已久却历代阐几度被贬释不断、魅力常新的根本原因。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李白赏月


三、每一首古诗词,都对应一个鲜活的灵魂


学习古诗词的好处固然不胜枚举,但古人的语言太晦涩难懂,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根本看不懂怎么办?我估计相当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吧,尤其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还不是太强的孩子们。


犹记得,《诗词大会》另一嘉宾蒙曼老师也谈起过,自己之所以会爱上诗词,跟小时候父亲引导她读唐诗有关系,更跟她读过的以故事的形式“串联”起来的古诗词书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。


不过她的诗词启蒙不是来源于什么专业知识,而是从阅读一个个故事、了解一个个诗人开始的。


正是考虑到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,以及故事这种形式的普适性,王立群老师在《王立群妙品古诗词》中不吝分享了很多有趣的诗词故事,用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故事将“难啃”的古诗词串烧起来,记住一个故事就约等于记住一首诗,赞得很!


不舍《诗词大会》5收官:课本里枯燥的古诗词,何以被这般追捧?


推荐阅读:记者工作平台